我校特聘教授陳鋒老師為歷史學院師生作學術報告
2022年04月13日
瀏覽量:
321
次來源:
歷史學院
作者:
亓民帥
發布:
黨委宣傳部
4月12日,我校特聘教授陳鋒老師為歷史學院師生作學術講座,內容為《歷史學研究概說》的第二部分。因疫情防控需要,講座在線上舉行。
陳鋒老師首先對歷史研究中的“知識儲備”“資料支撐”與“資料引用”作了詳盡闡釋。他認為“知識儲備”包含相關學科知識、理論與方法的準備,國內外相關領域名家及研究前史的了解,歷史背景和關聯事項的了解等三方面;“資料支撐”就是運用什么樣的史料,在現在的歷史研究中要注重地下之文物、現存之史料與口述史料等多重史料的運用,并注意新史料與舊史料之間的辨證關系;“資料引用”要符合學術規范和技術要求。
關于歷史研究中的“選題原則”和“基本結構”,陳鋒老師也作了精彩分析。他認為關于“選題”有“三要素”和“四原則”?!叭亍笔侵福簩I、工作要求與總體的規劃和特點相結合,個人興趣與專業研究規劃相結合,是否能夠完成和有利于今后發展;“四原則”是指:適度原則,傳承與創新原則,學術性與現實性原則,個人積累與專業、地域優勢原則。在“結構”方面,陳老師講解了框架結構、層級結構和史、論清晰方面的具體要求。
陳鋒老師最后強調,任何歷史研究都不是單一的研究,都會涉及到經濟、社會、政治、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問題,必須在重點研究主題問題的同時,考慮到諸多問題的牽涉。
本次講座是“史學研究的資料?方法?路徑”系列講座的第二場。歷史學院師生在聆聽中增強了對歷史學研究的興趣,提升了歷史學研究中資料、方法運用方面的認識。
陳鋒,泰山學院特聘教授,武漢大學珞珈杰出學者特聘教授,中國經濟與社會史研究所所長,中國傳統文化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。兼任中國經濟史學會副會長,中國社會史學會副會長,中國商業史學會副會長、《人文論叢》主編等。著有《陳鋒史學論著五種》《陳鋒自選集》《清代財政史》等及學術論文一百數十篇。